本文共 262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Python写得像英语一样6,神经网络、决策树烂熟于心,但如果不能动手将这些算法部署到实际系统中,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?
于是,国外的问答网站Quora上就有了这个问题:
怎样开发出一个AI系统或者产品?
量子位觉得,有一个来自Sean McClure的回答很不错。Sean是美国一家医疗公司的数据科学家,他从机器学习工作流的五个核心环节讲起,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以下内容译自他的回答。
要构建一个AI系统或产品,你要处理好5个核心环节,我们通常称之为“机器学习工作流”。这些步骤分别是:
1. 数据收集与分析
2. 数据准备
3. 模型构建
4. 模型验证与测试
5. 模型部署
这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,每次循环都能改进我们构建的模型。
你要创造的是一个产品,所以,应该把这些步骤视为一个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预测输出的数据工作流。
构建一个有用的产品,就意味着你不仅要写代码做出工作流的各个部分,还需要定义整个问题,并将专业知识融入到这个机器学习工作流的每个步骤中。
也就是说,在产品开发中,上述每个步骤不仅要符合产品设计的关注点,还要符合符合我们在开发中通常要关注的统计数据和最佳范例。
通过与用户的有效对话,你可以实现这一目标。举个例子:
用户:我需要知道,在工作场所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。工程师:为什么?用户:因为影响赚钱啊,我们到现在也没能解决。工程师:为什么不看一下所有的安全报告,然后算一下总和呢?用户:因为实际上,我们有成千上万的报告,都是手动输入的,描述一样的事,用什么词的都有。我不能指望相关员工把所有报告通读一遍,来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,更不用说找到主要原因,或者预测何时何地会再发生这种事故了。工程师:如果你能总结出主要事故,甚至发现可能的原因或是预测出危险位置,你会用这种新能力来干什么?用户:我们里可以集中财力做专项训练,也可以将为高危情况设置提醒。在上面对话中,我们工程师想要的就是最后一句,也就是用户想用这个产品来干什么。
当然,如果你只是想快速做个小产品,可能并不需要真的找个“用户”进行对话,上网查资料,并了解到更多在特定领域中的普遍挑战就可以了。关键是,当你深入理解问题和用户行为时,你就能确定这个产品需要支持哪些交互。
你可以试着先做个原型,里面包含前端和数据工作流。要做前端,你得会JavaScript,如果没有JavaScript,那机器学习就像是一个带刺的玫瑰,只能看,不能摸,很不实用。
你可以花几个小时,学学前端,然后自己用HTML+CSS+JavaScript凑合写个网站,也可以用一个你已经熟练掌握的编程框架,做一个可以和用户交互的应用。
为什么从前端开始呢?我希望你能这么做,因为这样能迫使你在你一步一步地完成数据工作流的过程中,牢记用户的需求。
接下来就要用到Python了,我们看看具体怎么做:
在获得正确的数据后,生成一些图表,能启发我们该在下一步中如何准备数据。
可以查找一些与你当前所遇到问题相关的公开数据集。没找到相关的也很正常,这时你就需要改变方法,换个角度去思考你的问题。这样做,通常能找到比你原始计划更合适的方法。
精选公开数据集:https://github.com/caesar0301/awesome-public-datasets分析你的数据,提前回答一些策略性的问题。以下是一些常用方法:
如果原始数据存在干扰,不能用来训练学习算法。这时,你就需要进行数据清理和数据准备,常用方法包括:
这是最快完成的一部分,你可以多尝试一些算法,谁也不知道哪个算法的效果最好。
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只需要几行代码就能实现。你可以:
这包括两部分。
这是让整个工作流运行起来并提供前端服务的最后一步。
在按下“运行”后,就能有新数据输入、准备、建模和验证,并重新部署到前端界面,这样子说明模型部署成功。
以上这些看上去工作量很大,但从这个流程中,你可学习到如何快速构建AI系统。
构建产品时,你要学会精益(Lean)和敏捷(Agile)。你不能只专注于提高某个环节,而忽视产品的其他方面。
你要全面思考问题,并在几天内拿出一个完整(不是最终版)的产品,这是你能把它交付给用户的可行产品。
然后,你要作为用户来检查该产品,目的是获得反馈,而不是创建一个标准的产品。你要不断地推翻它,分析其效果不好的原因。
经过多次产品尝试后,要学习管理好你的产品版本,并将你的应用程序公开到网上平台,与他人分享交流,把它们托管在便宜的共享公开服务器上就可以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产品很有优势,可以把你的repo链接到CodeShip等此类平台上,这样就可以实现持续集成和交付。
祝玩得开心~
— 完 —
转载地址:http://bmzfo.baihongyu.com/